活动目标
1、学习民间传统舞蹈的表演形式,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。
2、通过“舞谱”教学,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。
3、通过筷子发出的有节奏的悦耳声响,训练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,使幼儿动作整齐,协调优美。
4、让幼儿自己设计出新的舞蹈动作,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力,充分发挥幼儿的音乐创造性。
活动准备
1、为幼儿准备每人两束“筷子”,筷子尾部系上小彩带。
2、舞谱
3、磁带,录音机。
活动过程
1、组织幼儿以歌曲“幸福拍手歌”进入活动室。
谈话:感到幸福的时候,你还想干什么?
你们从电视上或其他地方见到小朋友跳舞手里拿什么东西。(幼儿充分回答)
2、谈话引出舞蹈“筷子舞”,欣赏教师表演的筷子舞,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。
3、引导幼儿观看舞谱,学习基本动作,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。
4、按照音乐节奏教幼儿练习每个动作,掌握动作要领,集体练习。
5、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,让幼儿自己设计更美的舞蹈动作,按音乐节拍,创造性的进行表演,发展幼儿的音乐创造力。
6、激发幼儿的表演期望,向老师们表演舞蹈,增强幼儿的自信心。
结束部分:
小朋友真棒,舞蹈表演的真好!欢迎老师们六一儿童节那天到我们小朋友在舞台上演出好吗?跟老师们再见吧!
活动目标:
1.能根据音乐创编动作,学习看图谱标记进行队形变化,完整表演集体舞。
2.在唱歌、共同舞蹈的过程中感受集体活动的欢乐。
活动准备:熟悉了解《玩具恰恰恰》歌曲,图谱等
活动过程:
一、看一看、做一做,引起幼儿兴趣
(出示视频画面)师:乐乐玩具店开张了,看!玩具店里有些什么玩具呢?他们都待在玩具柜里等顾客来挑选呢!谁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示玩具们的在柜子里的姿态呢?(跟着视频画面里的玩具姿态摆相应的POSE)
二、听一听、演一演,创编《玩具恰恰恰》动作
1.出示图谱,边看边完整欣赏《玩具恰恰恰》一遍
提问:这首歌我们都会唱了,唱了这首歌,你有什么样的感觉?(这首歌很欢快,很幽默)你猜猜看玩具店里发生了什么事?(幼儿自由猜测):原来玩具店里的正在举办舞会呢,你想一起参加吗,那我们也一起跳起来
2.幼儿听音乐,自由创编
3.根据图谱完整展现创编的动作
(1)前奏和间奏部分,引导幼儿用已学过的舞步,并出示相应的舞步标记
(2)高潮部分,建议幼儿寻找舞伴,同伴之间合作表演4.幼儿看图谱随音乐表演,要求表演出玩具们开心、快乐、热闹的气氛。
三、看一看、跳一跳,学习集体舞《玩具恰恰恰》
1.理解第一段音乐的队形,能随音乐表演(出示带有队形图标的图谱)
(1)理解队形看,这是出场队形?谁能看懂来告诉大家?他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112211(幼儿看图谱,理解开场按男女1122的排序方法跑跳步变成大圈)这里是队形变化了,怎么变呢?(1数的小朋友抱一起,2数的小朋友抱一起,交换的时候,1、2小朋友抱一起,左右同伴用进退步合作表演)
(2)幼儿在老师的哼唱中跳舞,提醒幼儿第二个“玩具跳舞恰恰恰”要及时交换舞伴。
(3)在音乐伴奏下跳舞
2.理解间奏音乐的队形,能随音乐表演
(1)幼儿尝试自己进行队形变换师:大家再看一看,这里是间奏,队形发生什么变化呢?我们大家自己试一试
(2)在音乐伴奏下大家由大圈变换成一个双圈的队形,进行表演(幼儿在左右合作表演的时候,1数小朋友往左转,2数小朋友往右转)
3.在第二遍音乐的时候,幼儿尝试由双圈变成大圈4.听音乐连续跳两遍四、摆一摆玩具造型师:小玩具们玩累了,大家都乖乖的回到玩具柜里休息了,瞧!它们休息的模样多可爱!(鼓励幼儿摆出站立、弯腰、无力等姿势)
教学目标:
1.幼儿通过音乐发挥想象,用肢体语言表现种子成长过程.
2.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以及大自然的神奇.
活动准备:种子若干
活动过程:
一.欣赏录像,感知音乐的优美和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.
师:春天老师在地里种下了一粒葵花种子,还把它的成长过程拍了片子.今天就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吧.
师:"葵花种子已经怎么样了?"幼:长大了幼:长成了向日葵.
二.发挥想象,随音乐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种子成长过程.
1.初步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.
师:真好!各种各样的种子可以长成各种各样的植物,假如你是一粒种子你想长成什么植物?
幼:我想长成西瓜
幼:假如我是一粒种子,我想长成柳树.
师:老师有个好主意,不如今天我们就来当一粒种子吧,种子们都到地里去吧,请你们用动作来表现.(放音乐)
2.用不同的动作进一步表现种子的成长过程.
师:刚才我们这些种子都长大了,老师还会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更多的种子,你们会不会?(启发幼儿用更多肢体语言表现种子成长过程)邀请若干幼儿上来表演,其他幼儿猜.
三.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暴风雨中的植物.
1.启发幼儿想象暴风雨中的植物,并尝试用动作表现.
(放风.雨.雷声)师:天气怎么样?
幼:打雷了了.下雨了.刮风了.
师:这样的天气植物会怎么样?(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)
2.观赏录像:暴风雨中的向日葵.
师:刚才小朋友说植物会被暴风雨刮倒,不知道老师的向日葵怎么样了,我们一起去看一看.
3.随音乐表演一遍.
师:我们也来表演一下暴风雨中的植物吧.
四.完整表演一遍.
1.出示种子若干.
师:今天我们班还来了好多种子小客人,它们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.
2.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一遍.
活动延伸:
幼儿每人带一颗种子回家,并种到盆里,并观察.记录种子成长的过程
活动目标:
1.能用单靠步、退踏步等基本舞步,尝试创编动作,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表情的表演。
2.体验西藏舞的风格,感受跳西藏舞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视频“西藏舞”片段,学会歌曲、基本舞步,简笔画图谱,音乐磁带,录音机等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律动“挤奶”
1.幼儿跟着音乐做律动“挤奶”
2.还有哪些民族?
二、复习歌曲
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“小格桑”
三、复习藏族舞步的基本动作
1.集体复习单靠步
2.放音乐,幼儿跟着一起做单靠步。
3.集体复习腿踏步(退踏步请一幼儿示范退踏步)
4.放音乐,幼儿跟着一起做退踏步。
四、欣赏西藏舞,感受西藏舞的风格、特点
1.师:老师带来了一段西藏的舞蹈,请小朋友看一看,他们跳的'和我们跳的舞有什么不同?
2.幼儿欣赏
3.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,也可以跳一跳,用动作表示。
4.:原来西藏人民跳的舞,给人感觉很豪放的。
五、创编舞蹈动作
1.告诉幼儿用学过的西藏舞步再配上其它动作为“小格桑”编成舞蹈来跳。
2.教师引导幼儿两句两句编动作
(老师边为幼儿演唱歌词,幼儿尝试编1至4小节)
3.请个别幼儿展示,集体学一学
4.同样的方法将歌曲创编完
5.幼儿跟着音乐配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,进行完整地跳舞蹈
6.欣赏老师完整地跳舞蹈“小格桑”
7.(出示图谱)师:老师准备一张图谱,看看它们表示的什么动作!让我们看着图谱有顺序的跳一跳。
8.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地跳舞蹈“小格桑”
活动目标:
1、幼儿能够感受音乐的美感,并愿意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
2、幼儿能够小组合作创编舞蹈组合。
活动准备:丰富幼儿舞蹈动作、感知音乐内容、原声带
活动过程:
一、基础训练部分:
1、听音乐进教室,准备动作站立
2、手位以及手眼协调动作练习
二、教师与幼儿一起提升经验动作
1、幼儿欣赏完整歌曲
2、你觉得这首歌分为几部分?你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吗?
(1)从歌曲的节奏来说
(2)从歌曲的前奏、歌曲、间奏来说
3、节奏舒缓的时候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?欢快的时候呢?
4、歌曲的前奏我们都可以怎样舞舞蹈形式表现出来呢?间奏呢?
5、平时我们小朋友都是自己跳自己的,我们今天要小组一起来跳舞,那小组跳舞和自己跳舞有什么区别呢?(队形、动作、商量)
6、我们都会有什么队形呢?(两排横拍和两竖排、圆圈、开火车、前排蹲下后排站起来等)
7、我们在进行舞蹈排练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(记住大家编排的动作、编的动作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,要一句一句的编)
三、幼儿分组自由创编舞蹈
1、教师重点指导相对较弱的组(通过语言来引导幼儿按照歌词的意思来创编舞蹈)
2、当幼儿基本完成创编时,教师为幼儿放音乐两遍,为其提供音乐完整正确的感觉。(两遍音乐中间教室要提示幼儿:你感觉那里不太好需要改变一下,请大家抓紧时间,一会老师还会为大家放一次音乐)
四、幼儿舞蹈表演:
1、表演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?(要有笑容、面向观众)
2、文明的小观众应该怎样做?(注意看、鼓掌)
3、问题:请大家在看表演时要思考两个问题:
(1)你觉得他们这组哪里做的最棒?为什么?
(2)教师要注意强化幼儿做得好的地方。
五、活动结束:幼儿进入活动区
1、刚才我们看了大家的表演,又学到了不少本领,一会感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到表演区,把你们的舞蹈再改编一下,争取让他更漂亮,好吗?
2、音乐提示:幼儿站队,向老师行礼,老师回礼。